top of page

31個敏感期(漫畫版),一看秒懂,再也不會錯怪孩子了!

  • perakkiddyhub
  • Mar 18, 2017
  • 1 min read

有多少爸媽知道,孩子那些吃手、扔東西的怪癖行為背後,並不是調皮,而是源自一個黃金般貴重的概念——敏感期。

寶寶在呱呱落地之後,這世上的每一樣東西都讓他充滿好奇,這些東西甚至包括光線的明暗、抽屜的深淺、自我的強弱……世間萬物對於他來說都是新的,而每遇到一個新的東西,他都會執著的反復探究,重複實踐:

他不是在吃手,他是在用口腔認識手;他不是在扔球,他是在練習自己的手臂……他不是再搗蛋,他是在學習。

可以說,孩子就是依靠著一個又一個的敏感期,以這樣看似偏執的方式,來合理均衡的發展好自己的每一項能力,不斷提升自己的心智水平,為未來做準備。

而我們也只有在瞭解了這些敏感期之後,才能更科學、寬容的去看待孩子那些看似古怪,實則充滿深意的行為,幫助孩子在愛與自由中茁壯成長。

丹媽按年齡段,將蒙特梭利提出的31個敏感期,畫成了漫畫,來看看你有沒有忽略的。

31文化敏感期: 6-9歲 寶寶心語:社會、藝術、自然……我的心就是一顆肥沃的土地,等待著文化的播種 建議:用書籍、電影、動畫、展覽、旅行……為孩子提供豐富的文化資訊。

漫畫內容參考

孫瑞雪《捕捉兒童敏感期》/ 蒙特梭利《童年的秘密》

转载处:http://imama.tw/doc80321/2452


 
 
 

Commentaire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